2019年6月5日 星期三

欢迎登陆中国核学会官方网站

中国核学会:推动学术交流发挥智囊支撑作用
发布日期:2017-09-15    发布:未知

阳春三月,又进入了一年一度的“魅力之光”季。

  

作为中国核学会和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品牌科普活动,“魅力之光”杯全国中学生核电科普知识竞赛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去年,这个品牌“火遍”两岸三地,今年,它迎来了美国的特邀小使者。

  

在积极搭建核能科普桥梁的同时,中国核学会也在积极主动地推动中国核能走向国际。今年,素有核能界的“奥林匹克”之称的国际核工程师大会将再度来到中国,世界核妇女大会也将首次来到中国。

  

成立于1980年的中国核学会,一直坚持“开放、创新、求实”的总体原则,“做好服务,成就价值”的工作理念和“三勤一实”(勤跑、勤听、勤看,实实在在做事)的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党和国家联系广大核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为广大核科技工作者服务,坚持为产业发展和创新发展服务,坚持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坚持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

  

“我们核学会的首届理事长是王淦昌,第二届理事长是姜圣阶,副理事长有朱光亚、周平、彭士禄、伍绍祖……从这份名单中不难看出我们学会与我国核能事业的发展始终高度关联。在核能加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是努力在打造一个国际化平台,推动核能事业的发展。”中国核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冠兴如是说。

  

明确学会定位,让学术交流有“舞台”

  

记者(以下简称“记”):据我们了解,近年来,核学会在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发挥智库支撑作用、培养人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您认为在核能发展的新形势下,学会对行业发展和产业的推动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李冠兴(以下简称“李”):一方面是对“两弹一艇”精神的传承作用。比如无论是学会的创始人王淦昌院士,还是现在学会的各位院士,在各项活动中,一直都以身作则,践行着“两弹一艇”的爱国奉献精神,无私无畏,不计名利,事必躬亲。他们不仅在科技成果上贡献突出,还通过言传身教,为后来的核科技工作者树立了榜样。通过这种精神的代代传承,我相信会极大地促进核科学和核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另一方面是发挥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随着我国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和核工业的大发展,我国的核科技研究和实践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会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核科技的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交流平台。近年来,更是在加强国际核科技交流,推动核能“走出去”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

  

与此同时,所有产业发展的关键都在“人”。中国核学会多年来推荐了一批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青年科技奖、光华工程科技奖等全国性科技奖项的优秀科技工作者,与两院院士推选一起形成强大的人才举荐体系,成为核领域人才举荐的主渠道。

  

回顾历年来开展的具体工作,主要包括:

  

组织两院院士推选。中国核学会自成立以来共成功推荐12位两院院士。2014年核学会更新了院士推荐工作办法,新委员会由17名院士组成。在积极筹备的基础上,2015年我们对专业分会、常务理事单位推荐的8位两院院士候选人进行了全面评审。经无记名投票,会议共推选出6位两院院士候选人上报中国科协,其中5人通过中国科协评审报送两院。

  

推荐优秀科技工作者。2002年,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钱皋韵院士获第四届光华工程科技奖;2012年,徐銤院士获“全国十佳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陈日升等两人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4年,核学会推荐的沈肖雁被授予“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姜宏民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推举“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培养对象。中国核学会通过“国防科技社团联盟”积极申请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2015年成功推举5名“青年人才推举工程”培养对象。学会及联盟将为其量身定做个性化培养方案,加速优秀青年人才的成长、成才。

  

推荐赴国际组织任职。2013年,中国核学会推荐马璐成为国际核妇女理事会理事,姜宏成为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国际委员会委员,宋代勇成为国际青年核理事会中国国家唯一代表。

  

承担工程教育认证工作。作为中国科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首批试点单位,学会承担了工程教育认证工作。2013~2016年,核学会组建了15人的核工程类专业认证委员会;组织了“标准撰写筹备小组”;撰写了调研报告;制定了《核工程类专业认证委员会工作办法和常用工作文件》;完成首个认证试点专业哈尔滨工程大学核工程与技术专业入校现场考查工作。

  

记:一直以来,搭建交流平台,开展广泛深入的学术活动是中国核学会的特色和品牌,请问学会在这方面如何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李:一直以来,我们始终把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作为学会的首要任务。根据国家战略要求和行业发展需求,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的学术交流,包括跨学科的大型学术年会,跨地区的“三核”(核科技、核应用、核经济)论坛,跨行业的核技术在工业、农业、医疗、环境等方面的应用,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学术交流格局。

  

首先,开展品牌学术活动。学术会议是促进学术繁荣的重要载体。核学会和分会每年举办的学术会议平均达35场次。比如中国核学会学术年会,这是中国核科技界规模最大的学术交流平台。2015年在四川省绵阳市召开的年会,共有20余名院士以及来自政府部门、科研院所、核相关企事业单位的1300余人参会,收到论文1336 篇。同期,我们举办核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高端论坛、中国核电装备高峰论坛、妇女论坛、青年论坛;发布中国核学会“2013~2015年度中国十大核科技进展”和《关于积极推进我国核电建设的倡议书》。与会者围绕核技术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和基础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涉及核能动力、核安全、辐射防护、地质冶矿、同位素、核农学、核医学、核物理等20多个学科。

  

2004年起,每年举办一次的中国核学会“三核”论坛,是我们直接服务地方发展的专门会议,有力推动了核技术在地方的应用和发展。

  

其次,引领学科发展。我们组织编写了《核科学技术学科发展研究报告》、《中国核技术仪器设备学科发展研究》等报告,由中国核学会与各专业分会共办的出版专业期刊共有15种。学会会员可以在报告和刊物上及时发布我国核科学技术学科的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核科学技术学科的发展现状、动态及趋势,提出本学科发展的保障措施与对策建议。

  

与此同时,我们还开展创新助力工程。响应中国科协开展“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的号召,为政府和相关单位解决政策及技术方面的难题。我们通过各种形式,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服务和人才支撑,促进核电装备制造产业优化升级,促进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加大科普力度,让核能产业“接地气”

  

记:近些年,随着核能行业的大发展,社会公众对核电建设及核技术应用也越来越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核科学技术的传播普及和公众沟通变得尤为重要。在这方面,核学会在实践中做了哪些探索?

  

李:“十二五”以来,我们立足我国核电发展新形势,将核科普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全民科学素质提高相结合。坚持以核电科普为重点,同步推进核技术应用科普,把科普和宣传活动融入到群众获取科学文化知识的实践中,在科普活动组织、科普团队建设和科普资源开发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荣获中央和国家九部委联合颁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十二五’实施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我想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概括和总结这方面的工作。第一,设置完善的科普工作体系,这一点至关重要。我们自1980 年就设立了“中国核学会科普咨询教育工作委员会”,目前委员会共有46 人,负责指导开展科普工作。2012 年,学会制定了《核科普宣传五年规划》。2014 年,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提出建设“八个一”工程,即:打造一套“核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体系,培育一支核科普宣传队伍,组织创作一批核科普作品,建设一个数字核科普平台,组织开展一次“全国公众开放日”活动,办好一个核工业展览会,打造一个竞赛和夏令营等。

  

第二,我们近年来不断加强核科普专家团队建设和骨干培训。学会建立了核安全、核电、核技术应用、核军工、核燃料、快堆核电六个科普传播专家团队,由潘自强、叶奇蓁、王乃彦、胡思得、李冠兴、徐銤6位核领域知名院士作为首席科普传播专家。我们还举办了“全国核科普讲师培训班”,打造覆盖全国的专业核科普工作者队伍。

  

第三,举办系列科普活动。“魅力之光”杯全国中学生核电科普知识竞赛、“核科普公众开放周”、“院士行”等系列活动已经深入人心,其中“魅力之光”已经连续举办五年,吸引了全国75 万余名中学生参加。2016年,为了鼓励核领域科普创作,挖掘和培养科普创作人才,促进核科普创作的繁荣发展。我们又首次举办了中国核科普奖评选表彰活动。

  

第四,组织创作核科普作品,广泛吸引阅读兴趣,提高受众的科技素质。我们编著了科普读物《走近核科学技术》、《“核”我探秘——我们身边的核科学技术》。其中,2010年的《走近核科学技术》荣获中国科普作家学会优秀科普作品奖。同时,为了充分发挥网络科普的作用,提高科普效果和社会影响力,我们还承担了中国科协“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编写核能发电、核燃料循环等环境保护热点领域1840 条重点词条,上传到百度百科。

  

最后,谈一谈我们举办的系列核科普展览。核科普展览是学会的传统项目,近年来,根据社会需求,我们将展览和讲座、实体展览和互联网科普紧密结合,在内容、形式和表现手法上进行了创新。比如举办了中国国际核工展科普展览、四川“‘核’我探秘”科普展览,与中国科技馆共同承办“中国梦科技梦——核科学技术展”和中国科技馆核能应用常设展区。

  

记:目前,虽然核电和核技术应用发展的大趋势是好的,但是也面临着复杂的舆论环境和传播环境,请问,核学会在这方面有哪些经验和体会?

  

李:必须承认,反核的声音会一直存在,在国内外都是如此。而且,真正的反核群体,基本上是很难被说服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有少数的不同和反对意见,就放弃发展核能产业。

  

针对这种情况,首先,我们要学会找重点群体,通过抓重点,依靠主流渠道,发出主流声音。比如我们核科普的一个特色就是从孩子抓起。通过在青少年中的科普宣传,不仅调动了孩子参与核科学知识学习和传播的积极性,还通过孩子辐射到整个家庭,再通过家庭辐射社会群体。这种由点及面的作用,渗透力是相当强的。而且,从青少年入手,也是长远发展的考虑。其次,科普的形式也要与时俱进。不能仅仅停留在纸质读物、宣传册和常规展览上,还要从受众群体的喜好出发,选择更有趣有效的方式。第三,科普要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我们连续举办了五届的“‘魅力之光’核电科普夏令营”活动,在秦山、田湾、福清和海南等不同的核电站开展,这些核电站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在宣传活动的策划和实施上也有各自的创意。最后,要重视媒体力量,不仅包括传统媒体,也包括新媒体。媒体在引导舆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发挥他们积极正面的引导作用,借助他们的渠道,发出我们的声音。

  

记:核工业的未来发展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核学会在加强自身建设和促进行业方面有哪些未来规划?

  

李:核学会目前拥有1万余名个人会员、135家理事单位、8个工作委员会,覆盖24个专业分会和全国23个地方学会。可以说,30多年来,核学会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但是我们距离“国内先进、国际一流”的发展目标还有一定差距,我们还需要通过认真学习、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增强创新发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加强几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促进核科技的创新发展,加强学会的学术交流主渠道地位;二是搭建“政、产、学、研、用”结合的高端学术平台;三是建立有效机制,将学术、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国家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应有作用;四是加强与核科技工作者的联系与粘合度,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专业化、个性化、多样化服务。

  

更加重视核学会的独立第三方身份。强化学会作为具有较高学术权威地位的第三方科技组织的独立性和全国性,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把握方向,增强胆识。

  

更加重视核科技人才的培养。充分利用学会现有的资源优势,为核科技人才提供更多的培训交流平台,加强对核科技工作者尤其是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培养,继续做好“院士推荐”和“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进一步加大核科普力度,创新形式。积极推进核科普信息化,努力做到核科普的系统化、平民化和精准化。充分利用“融媒体”和“互联网+”科普手段,提升核科普效果。

  

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不仅“ 引进来”,也要“ 走出去”。一方面,邀请更多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参与中国核学会的重要活动;积极主办承办并重点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议,并做精、做强。另一方面,推荐更多的中国核科技工作者走向国际舞台,参与国际核科技发展探索和研究。(杨阿卓  王菲)

 

(来源:中国核工业报)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