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寿君“两会”论科普: 如何拆掉核与公众之间的那堵墙?
今年两会,王寿君接受《中国核工业报》记者采访,卸下了“企业当家人”职责的他,对核科普问题思虑深远。本文摘取了他访谈中的一些精彩观点:
1.当代社会崇尚科技的氛围已经充分形成,而偏偏对待核科技的态度上,部分公众往往会戴上有色眼镜,甚至谈核色变,这并不是一个正常现象。
2.切尔诺贝利特别是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公众对核的质疑始终无法完全消散,但核与人类的关系太密切了,根本无法分离。
3.我以前一直在企业里工作,谈核工业谈得多,但其实核不止是核工业,它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谈科普,我们首先要跳出工业的圈子,真正认识核。
4.虽然各个核能企业都有相关的展室与展厅,但这些展厅分布分散,而且距离城市较远。所以,还是需要设立“国家核科学馆”,从国家层面全方面、系统地宣传核科技。
5.奔驰汽车厂有一个很大的展厅,里面有100多年前的老爷车,也有履带式轮子的车。若是这种多年前生产的车出现问题,就要求奔驰车全面退出市场,这对于奔驰车来说是否公平?
6.核电建设问题与奔驰车是同样的,核电技术已经大大地进步了,可公众对我们的认知却并没有及时更新。
7.(公众对核的认知没有更新)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完全在于知识不够,更在于信任不够——我们就是要更多地让公众来听、来看、来感受,拆掉我们彼此之间的那道‘墙’。”
8.建设核科学馆,不仅要展示知识,更要展示历史、展示人文。公众对核工业的了解一定要抵达“情怀”的层面,形成信任的基石。
9.在癌症治疗方面,中国与日、美等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生存率相差将近一倍。其中一个要素就是我国放疗物理师比例严重低于日美。
10.中国目前只有3000多名放疗物理师,相当于每名物理师在做3名物理师的工作。在每天超负荷工作量和病人巨大需求的双重压力下,大家无奈的选择就是舍弃放疗质量,保证病人数量。
11.我国放疗设备市场90%被国外设备厂商垄断,设备价格昂贵且配置审批严格,导致我国医疗机构提供的放疗服务不足,远远无法满足癌症患者的需要。所以,要更加积极地推动核医学发展。
12.希望在未来,对核能我们没有恐惧,有足够的信任,也有足够的控制能力,每个人都应该从核科技的进步中受益。
全文《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核学会理事长王寿君:让每个人都认识核、了解核、受益于核》刊载于《中国核工业报》2019年第10期1版,作者杨阿卓。
全文链接: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核学会理事长王寿君:
让每个人都认识核、了解核、受益于核
●本报记者杨阿卓
3月8日下午坐在办公室接受采访的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核学会理事长王寿君神采奕奕、精神饱满。两会以来,几乎每次步出会场时他都会被记者包围。“我连续两年提出了设立核科学日的提案,今年更进一步提出设立国家核科学馆”“切尔诺贝利特别是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公众对核的质疑始终无法完全消除,但核与人类的关系太密切了,涉及方方面面,根本无法分离啊”……这些观点,王寿君反复强调。“以前一直在企业里,谈核工业谈得很多,国家应该建几台核电站啊,发展核能调整能源结构啊,但其实核不止是核工业,它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谈科普,我们自己首先要跳出‘工业’的圈子,真正地认识核。而且,我们要让每个人都认识核、了解核、受益于核。”
认识核:
引导社会公众科学认识核科技,理性对待核科技发展
“关于核,我们首先由原子讲起,它是构成自然界中各种物质的基本单位;一颗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绕原子核旋转的带负电的电子……核是什么?它首先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领域。我们必须要引导公众科学认识核科技,理性对待核科技的发展。当代社会崇尚科技的氛围已经充分形成,而偏偏对待核科技的态度上,部分公众往往会带上有色眼镜,甚至谈核色变,这并不是一个正常现象。”王寿君强调。
在他看来,核学会理事长的身份让他摆脱了“核能企业说核好就是为了实现产业发展”的功利背景,但核科普的责任却更大了。“科学地看待核科技是科学看待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国民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当前,我国在核科学、核科技应用的宣传上有所欠缺,缺少国家层面、全覆盖、全系统的核科普宣传平台。对此,与前两年提出的“设立国家核科学日”的提案一脉相承,王寿君进而建议设立“国家核科学馆”,“目前,虽然各个核能企业都有相关的展室与展厅,但这些展厅分布分散而且距离城市较远,所以还是需要以政府主导、政企合力、上下贯通、统筹推进的宣传模式,从国家层面全方面、系统地宣传核科技。”
在王寿君看来,“国家科技馆”可以展示的内容众多:首先让公众了解历史,如“一堆一器”建成、“五厂三矿”建设、“两弹一艇”研制、核电建设、核医学与核治疗成就、核农学成果等,同时展望未来;再让公众了解到核科技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学、环境、公共安全、国防、考古、科研等领域;展示涉核装备制造企业、主要涉核高等院校等所有广义上涉核的单位情况;展示“自主研发的科研设施”等。
在王寿君看来,科学的认知是一切的起点。
了解核:
了解才能信任,公众的信任是核科技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对于核科技事业的发展而言,仅仅掌握了核的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社会公众的支持和认可是核科技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支持和认可就是信任,而信任则源自更为深刻的了解。”王寿君强调, “让公众能够直观地听到、看到、感受到,这一点至关重要。”
“就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日本福岛核事故,我回答了千百次关于现在的核电站是否安全的问题,我相信所有的核能专家、学者、普通从业者都在回答这个问题。我到奔驰汽车厂去参观过,那儿有一个很大的展厅,里面有100多年前的老爷车,像我们的三轮车那样的履带式轮子的车也有。若是这种多年前生产的车出现问题,就要求奔驰车全面退出市场,这对于奔驰车来说是否公平?目前,核电建设的问题也是同样的,我们的核电技术已经大大地进步了,可对我们的认知却并没有及时更新。而且,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完全在于知识不够,更在于信任不够——我们就是要更多地让公众来听、来看、来感受,拆掉我们彼此之间的那道‘墙’。”
谈话中,王寿君告诉了记者这样一个细节:自己搞了一辈子核,也亲眼见过很多核前辈的辛苦付出,以为对于这个行当已经非常了解和熟识了,然而,去年7月的一次马兰之行再度刷新了自己对核行业的情感认知。马兰基地——我国首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地方,“这里发生的一切我都不陌生,常听,也会常常说起,但此前一直很忙没有时间去看过,去年终于抽出时间去看了,就像是收到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对核工业创业的时代又有了新的、不一样的理解与感受。”谈到这里,王寿君的眼睛有些湿润。他说,只要谈到马兰之行,他内心就不可抑制地涌上浓烈的情感,这些是此前那些认识、了解、关注都无法取代的。
这也是为什么王寿君特别强调要建设核科技馆的原因,不仅展示知识,更要展示历史、展示人文。在他看来,公众对核工业的了解一定要抵达“情怀”的层面,形成信任的基石。“要让公众看到我们核工业人这60多年来是怎样走过的这条路。我们打造了‘安全是核工业生命线’的核安全文化,塑造了‘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形成了有效的安全防御监管体制、机制与人才队伍……这套完整的体系是确保核安全的坚强基石与壁垒。特别是‘两弹一星’精神是包括核科技工作者在内的广大科技工作者代代相传的精神动力,是一笔宝贵财富。这一精神的传承要感染我们自身,更要感染公众,要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当代中华儿女爱祖国、爱科学,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受益于核:
核是无所不“能”的
“很多人谈核色变,而矛盾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却经常会用到核科技。现代生活中,我们根本无法绕开核科技。”王寿君告诉记者,核的用途非常广泛,甚至可以说它是无所不“能”的,应用于农学、工业、医学、环境治理、勘探检测等方方面面,“拍X光片时,我们每个人都有直面核的经历,它其实早就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了。”
医学可以说是核技术与普通人的生活最为贴近的领域,目前医院中使用的大型设备70%以上是放射医学和核医学设备,它们已经成为医学现代化的标志。
对于核医学的进步,王寿君特别强调“有话要说”,“在全民关注的癌症治疗领域,我们一直在期待核技术的进一步发力。”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18年最新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全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380.4万例,相当于平均每天有1万人、每分钟7个人被确诊为癌症。
“在癌症治疗方面,中国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生存率相差了将近一倍,现状仍不容乐观。其中一个因素就是我国医学物理师比例严重低于日美等发达国家。仅以放射治疗为例,2018年我国癌症新发病例380.4万例,其中190万名患者需要接受放疗,按照美国的最低标准,平均每年每350位新放疗患者需要2名医学物理师,那么中国约需要11800名医学物理师。但中国放疗人才奇缺,中国目前只有3000多名放疗物理师,相当于每名物理师在做三名物理师的工作。在每天超负荷工作量和病人巨大需求的双重压力下,大家无奈的选择就是舍弃放疗质量,保证病人数量。在这样的情况下,想提高癌症治愈率恐怕是奢望。考虑到影像诊断方面的物理师,缺口更加显著。”
不仅如此,用于癌症治疗先进核医学设备的研发与投入使用也被寄予厚望。“我国放疗设备市场90%被国外设备厂商垄断,设备价格昂贵且配置审批严格,导致我国医疗机构提供的放疗服务不足,远远无法满足癌症患者的需求。”王寿君表示,“医学的进步直接关系着人类的幸福,在这里要特别呼吁客观看待核技术,更加积极地推动核医学的发展。”
“在未来,对核能我们没有恐惧,有足够的信任,也有足够的控制能力,每个人都应该从核科技的进步中受益。”王寿君说,他希望这个未来能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