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5日 星期三

欢迎登陆中国核学会官方网站

头条|我到过的中国核专业高校和核学科单位
发布日期:2020-04-14    发布:中国核能

中国的核教育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为适应国防建设迫切需求而建立的新专业,在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下曾拥有一段辉煌的历史。后经过六十年不同时期的发展和调整,现在已成为门类齐全、层次多样的涉核专业和学科,为我国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世纪以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能源政策调整的形势下,高等学校核工程类专业教育又一次迎来了大发展的的历史机遇,各地高校新建和复建了大批涉核新专业。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数量数倍增长,对人才培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核工程类专业教育和学科研究迎来了“第二个春天”。


从大学学生时代起就荣幸地与核专业教育和核学科研究结缘,特别新世纪核工程类专业教指委成立后因工作需要曾经调研走访过大量核专业高校与核学科单位。岁月留痕,本文就把到过的这些高校科研单位盘点一下,也介绍给有兴趣了解核专业发展的朋友们参考。


因篇幅所限本文仅为单位名录的简单罗列,对不能拍照的个别单位使用了网络照片,如有不确之处敬请指正。

  

相对来说世界各国的核专业都是小众专业,在我国由于专业性质和我国体制的特点而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国本科生教育中的核工程类专业包括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与工程物理四个专业;在研究生教育中的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下,包括了核能科学与工程、核燃料循环与材料、核技术及应用、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四个二级学科。中国主要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与核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分布如图。


1.jpg                                                                  

清华大学,我的母校。1956年创建了我国最早涉核的工程物理系,囊括了当时核专业各方向,包括理论物理、实验核物理、核电子学、粒子加速器,辐射防护、同位素分离、核反应堆、核材料、放射化工等。一个甲子以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2.jpg                                                                       

毕业后就参加了当年的“820工程”(釷增殖堆)项目。在那个位于北京昌平代号为“200号”的地方,曾于1964年由系里一批平均年龄23岁半的年轻人建成了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的屏蔽反应堆。如今,这里已经发展成著名的清华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陆续研制建造了包括低温供热堆、高温气冷堆在内多种先进堆型,同时大批研究生在这里锻炼成长成为我国核学科的研究骨干。


3.jpg                                                                  

忘不了那座陪伴我数十载“工程物理系”建系时的老系馆。历经六十多年专业发展,现在工物系已成为包括核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物理学三个一级学科,七个二级学科的大系,培养了大批我国核科技骨干人才,包括数十位院士和将军。


4.jpg                                                            

目前,核科学与技术学科是清华大学的传统和优势学科,在三次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名列榜首,同时工物系探索创造了本科生定向培养的模式改革,为国家需求培养急需人才;同时安全检测、公共安全应急领域的产学研一体技术创新机制成绩斐然。


5.jpg                                                                     

有北京,还有一个美丽得“一塔湖图”的地方就在清华的隔壁,与清华工物系同时建成了同样的核专业和核学科“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历史上两系相同命运,联系紧密,是名副其实的兄弟关系。这是与清华咫尺相邻的物理学院新大楼。


6.jpg                                                                     

如今,北京大学停办了本科核专业,但核科学与技术学科以及核物理学科的研究生教育依然焕发光彩。北大的核学科方向主要集中在核技术应用和医学物理工程,物理学院之东是著名的北大重离子加速器研究所,原北大校长陈佳洱即出于此。


7.jpg                                                                  

除了清华北大,近几年北京最有名的核专业学科就在崛起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在玉泉路曾经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诞生地,1978年成立了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年又成立了科学院大学并招收本科生。中科大文革中搬到了合肥,其校园后来建起了很熟悉的高能物理研究所,并成立了科学院研究生院。

    8.jpg                                                                     

近年来依托中科院建立的“国科大”强势囊括了多专业而分布在5个校区。其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由中科院近物所、高能所、上海应用物理所和理论物理所共建,包括了核专业与核学科各个方向。例如照片中著名的高能所,上世纪80年李政道教授就在这里创立的“CUSPEA”研究生培养计划和博士后流动站。后来高能所依托建成的正负电子对撞机,在国内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具有多年学科培养经验,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


9.jpg                                                               

可能许多人不知道,北京历史比较久远的核专业还有北京师范大学。1978年北京师范大学在核物理专业基础上正式建立低能核物理研究所暨北京市辐射中心,2008年又成立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是距离北京市区最近的核专业和核学科。


10.jpg                                                                  

另外,靠近昌平的京藏高速东侧有一座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校区),为构建“大电力”学科体系,华北电力大学在电气、动力等优势学科基础上于2004年建立了核科学与工程学院。目前学院建有“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两个本科专业,拥有“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和博士授予权,是北京专门培养核能工程专业方向学生的教学基地。


11.jpg                                                          

喧闹学院路上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于1952年、是专门进行航空航天专业研究的著名学府。随着我国核事业的发展,2008年这里也建立了物理科学与核能工程学院,北航建立的应用物理系和核科学与技术系重点开展核物理与核技术等方向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12.jpg                                                                 

众所周知,在北京房山还有我国最早的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即大名鼎鼎的401所。1958年这里建成了我国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和第一台实验性重水反应堆,奠定了我国的核科技基础,在我国两弹一艇研究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在国防科技、核能开发、核技术应用等领域不断捷报频传,陆续建成了实验快堆、先进研究堆、加速器及核束设施、后处理放化实验设施等科技创新平台,是我国重要的核科学与核技术研究基地。


13.jpg                                                                      

原子能院也是我国核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建院六十年来为我国核工业培养了大批人才,丰硕的科研成果又为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是核科学与核技术学科一级博士点硕士点。同时中核总在原子能院建有核学科研究生部,负责中核总各研究院所的研究生学位课教学,目前还在天津筹备建设中国核大学,希望能从自己培养的本科生中选拔研究生。


14.jpg                                                                  

非专业人士可能还不知道北京北郊的凤凰岭脚下还有一个陆军防化学院,核技术与辐射防护是其主要专业方向,为全军培养中、高级防化工程技术军官和防化指挥军官,承担着多种防恐安全和处理危机事件的重要任务(网络照片)。

              15.jpg                                                    

陆军防化学院的南邻是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前身为解放军防化研究院,进行解放军防化装备论证、应用研究、型号研制、试验评价等,其中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学科为主要学科之一,是核科学与技术二级博士学科点。


16.jpg                                                                

离开北京,首先从东北说起,那就首推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工程的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哈军工,后来被肢解成几个大学分散到各地。1970年以海军工程系为主在原址创建了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以“三海一核”为学校办学的研究对象。


17.jpg                                                                    

哈工程的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是我国核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目前办有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同时又是核学科各研究方向的一级博士点和硕士点,是我国核专业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18.jpg                                                                       

哈尔滨还有一个众人熟知的哈尔滨工业大学,1958年这里就建立了实验核物理专业,同时支援哈军工等高校组建核专业,为我国核教育做出了贡献。目前哈工大在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建有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以及核能工程研究中心, 重点培养核能工程方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19.jpg                                                                

与哈工大同城的黑龙江大学也有一座气派的苏式主楼,这里的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设有核物理与核技术应用专业方向和相应学科点,为推动核技术应用产业化培养人才。


20.jpg                                                                   

由于“核”的专业背景,核专业诞生之际,西北理所当然成为专业聚集的地区。1958年西安交通大学就建立了工程物理系,包括了核物理、核材料、反应堆、加速器、核化工等方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核专业之一,也是我国西北核专业建设的基础。


21.jpg                                                                   

现在西交大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已经经历了一个甲子的不断发展,同时也建成了我国核学科最早的一级博士点。2006年西交大正式成立了“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几十年的坚持为我国新世纪核能工业的大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22.jpg                                                                         

在古都西安灞桥,还有一座火箭军工程大学,是我国唯一培养战略导弹部队指挥技术人才的高等军事院校,其中包括了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和核科学与技术学科下的四个二级学科,是本学科一级硕士点,为我国火箭军部队的创立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网络照片)。


23.jpg                                                                 

著名的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前身为50年代筹建、1963年正式成立核试验21研究所(基地),原址新疆马兰,从事核武器试验研究,是众多两弹元勋战斗过的地方。1987年21所迁入古城西安。西核所是核科学技术学科的一级博士点,研究领域与时俱进,为加强我国国防建设再立新功(网络照片)。


24.jpg                                                         

西核所从1964年第一次原子弹试验起对我国历次核试验、包括地下核试验进行了监测研究,直到1996年7月29日圆满完成最后的历史使命,为我国核试验研究立下卓越功勋。目前21所的老同志已经退休离开了岗位,但我们不能忘记他们艰苦卓绝的贡献和奉献。


25.jpg                                                              

继续西行的兰州大学建于1958年的现代物理系是我国最早建成的核专业之一,几十年来一直在西北坚守着核专业人才培养阵地,2006年正式成立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目前学院建有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也是核科学与技术学科一级博士点。


26.jpg                                                                   

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由原子核物理研究所、中子物理与技术研究所、放射化学与核环境研究所、教育部中子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构成,长期以来甘于寂寞,砥砺前行,为我国西部地区众多核单位提供了人才支撑。


27.jpg                                                                 

中科院近物所负责设计和建造的我国第一台大型重离子加速器系统于1988年12月在兰州建成出束,1991年8月批准成立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开辟了中能重离子物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新领域,标志着我国回旋加速器技术进入了国际先进水平,同时为核技术等相关学科人才培养创造了条件。


28.jpg                                                                  

兰州向南是四川,位于成都的四川大学是我国最早设立核专业教学的高校之一,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物理学专业开展核技术应用教学和研究,建立了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720所),同时进行核人才培养。


29.jpg                                                                    

2007年四川大学正式设立组建了核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进行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本科教学和核燃料循环与材料、核技术及应用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是一级博士点。


30.jpg                                                              

成都市另一个核专业大学是成都理工大学,可以追溯到1956年成立的原北京地质学院核原料与核技术工程系,后迁成都经合并发展变迁后于本世纪初正式建立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设立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培养相应二级学科的研究生,是核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31.jpg                                                                  

成都理工大学由北京地质学院和成都地质学院合并而成,具有地质与勘探的天然基因,在专业设置和学科研究方面突出了核技术应用学科,其人才培养具有突出的特色。


32.jpg                                                                

在成都附近九院所在的绵阳,有一座西南科技大学。借助九院之势于2006年为推进西部地区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而正式成立了以核工程类专业为主的国防科技学院,设有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等本科专业,是核科学与技术学科一级硕士点。


33.jpg                                                                      

值得多说一句的是西南科技大学的校址正好是上世纪清华大学分校的三线校址,上世纪70年代曾有半导体专业率先迁入办学(核专业也在搬迁计划之列),当年的一些重要建筑现在依然保护和纪念,如今的书记也来自清华,似乎与清华大学有一种特殊的联系。


34.jpg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物院、九院、221基地)位于四川绵阳,是国家科研计划单列的唯一的核武器研制生产单位,是以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为主的集理论、实验、设计、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院,也是我国两弹元勋的老家。目前研究院拥有12个研究所,2个新型科研中心,100多个科研室和30多个生产车间。在职职工两万多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研究领域更为广阔,是我国国防“大国重器”的诞生地。


35.jpg                                                                   

中物院的前身是为两弹研制于1957年成立的九所,1958年从北京迁到青海海晏县金银滩,名为221基地,是两弹诞生的"原子城",现在已成为青海的旅游景点,那里留有“纪念碑”记录了当年的丰功伟绩。221厂1985年改称“中物院”,1990年迁到四川绵阳。


36.jpg                                                                    

重庆大学是具有90年历史的老牌重点大学,2007年为适应科技发展在学校老牌动力工程学院下设立了核能工程系,主要办有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是核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一级硕士点,也是我国大西南地区的唯一办有核专业的大学。


37.jpg                                                              

由于我国西南地区山多路远属于大三线,上世纪就成了核单位聚集之地。位于四川成都、建于1965年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即为之一,是我国唯一集核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试验、运行和小批量生产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科研基地, 例如,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及陆上模式堆、秦山核电二期工程核反应堆、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CPR1000的核电机组岭澳二期核电站都是他们的成果,被誉为“中国核动力工程的摇篮”。


38.jpg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是军民结合的国家战略高科技研究设计院,全院建立了90多个实验室,是强大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是核科学与核技术的一级博士点。


39.jpg                                                                    

建于1965年的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是我国最早从事核聚变能源开发的专业研究院,拥有完整的开展核聚变能源研发的相关实验室,先后完成了中国环流器一号及二号A(HL-2A)装置的建设任务,为我国核聚变能源开发奠定了基础。2003年以来,做为ITER计划的技术支撑单位,先后承担了ITER装置屏蔽包层、磁体支撑、气体加料、中子通量诊断等六大部件以及ITER试验包层的设计任务并取得了重要进展。


40.jpg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位于四川成都,同时是我国核聚变研究人才培养基地,是核科学与核技术一级博士点。


42.jpg                                                                   

从西北回到东部,先从位于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说起。1958年中科大建校时就创办了原子核工程系、物理热工系和放射化学及辐射化学系。后经过多年调整变迁,2009年正式成立核科学技术学院。目前学院拥有“核科学与技术”一级重点学科和核能科学与工程、核技术及应用两个本科专业。

43.jpg                                                                    

中国科技大学的涉核方向较多,80年代近代物理系的核物理与核电子学比较著名,当年我们与之有紧密联系。上世纪九十年代他们改为快电子学室,与高能所合作更偏于高能电子学。而其它聚变等离子体和能源方向组成了今天的核学院,与中科院合肥等离子所的ITER项目的结合大大扩充了核专业学科的实力,高温聚变研究水平受到高度评价。


44.jpg                                                                     

上海交通大学的核专业始于1958年设立的工程物理系,主要方向是反应堆工程,是我国最早设立核专业教学的高校之一,也是首批开展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学科之一。2006年正式成立了核科学与系统工程系,后更名核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专业为核工程与核技术。核反应堆工程学科具有博士、硕士(包括工程硕士)和学士学位授予权。


45.jpg                                                                    

上海交大核学院设有反应堆热工水力、核动力系统与安全、反应堆物理、核材料与燃料、核辐射与环境五个研究室,其突出特色是与国内外相关企业和科研单位的良好合作关系,与上海728建有多个联合实验室,与企业开展科研合作和进行人才培养。


46.jpg                                                                   

复旦大学核科学与技术系前身为1958年12月成立的复旦大学原子能系(物理二系),是国内首批设置的原子核物理专业之一,建有国内一流水平的实验室。2009年正式设立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在基于加速器的核物理、核分析、原子与分子物理、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等方面有着多年的研究积累和成果,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


47.jpg                                                                       

上海应用物理所前身为中科院上海理化研究所,成立于1959年8月,2003年6月更名上海应用物理所。地处上海嘉定和浦东张江,以核科学技术及相关交叉学科研究为主,研究方向包括加速器、核物理与核技术,同时进行研究生培养。


张江科技园的上海光源(SSRF)是大陆第一台中能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于2004年开工,2009年竣工,总体性能位居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共有15条光束线19个实验站开放运行。


48.jpg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前身为728工程研究设计院,是建于1970年的核电研究设计院,现隶属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曾自主研究设计了首座秦山一期核电站,目前正承担着AP1000的引进、消化、吸收与国产化任务。同时设计先进压水堆CAP1400 国家重大专项、出口巴基斯坦核电工程以及红沿河核电、浙江三门、山东海阳核电项目等,同时进行核能工程学科人才培养工作。

49.jpg                                                                     

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64年的苏州医学院放射医学系,我国唯一为医学服务的核专业,主要专业基础是核物理、核技术和辐射防护,直接专业方向为放射治疗,核医学和医学物理,并培养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二级学科研究生。经过五十年的建设已成为培养放射医学专业人才和开展放射医学科学研究的主要教学、科研基地。


50.jpg                                                                        

位于南京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于2000年成立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六院),其中包括陈达院士创建的核科学与工程系,目前建有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两个本科专业,开展核技术相关应用研究,是本学科一级硕士点。


51.jpg                                                                       

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在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设立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融核与辐射安全工程、辐射防护、放射性污染防治于一体,以辐射环境监测评价、放射性污染防治和国防军工为特色。


52.jpg                                                                      

继续向南进入江西,南昌的东华理工大学由地球物理地质相关专业发展而来,学校创办于1956年,1982年更名为华东地质学院,2002年更名为东华理工学院,2009年更名华东理工大学。学校原址江西抚州,新世纪以来核专业蓬勃发展,2013年起陆续迁址南昌,现设南昌、抚州两个校区,是我国核工业人才重要基地。


53.jpg                                                                      

经过几十年发展东华理工新世纪起正式设立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是一所以地学和核工程技术为重点发展的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设有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和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同时培养相应二级学科研究生。


54.jpg                                                                     

进入湖南,南华大学的历史可追溯到1958年的衡阳矿冶工程学院,位于湖南衡阳。后曾遭到调整停办至1984年复建为衡阳工学院,至1993年更名中南工学院,直至新世纪开始与衡阳医学院、核工业第六研究所等合并组成规模巨大的南华大学,但其主要办学特色还是核专业和核学科。


55.jpg                                                                       

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最初是衡阳矿冶工程学院核电子学系,也是国内最早成立的核专业之一。记得上世纪80年代一位衡阳工学院的老师长期在我教研组进修,大家都非常熟悉。现在的核科学技术学院包括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和核物理四个本科专业,建有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同时培养全部四个二级学科的研究生,是我国培养规模最大的老牌核专业大学,为我国核工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56.jpg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位于湖北武汉,创办于1949年11月,其核科学技术学院设立有核工程与核技术与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以及核科学与核技术一级博士点,是我军核专业核学科重要的教学科研基地,为我军舰艇核动力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是海军重要的涉核大学。


57.jpg                                                                   

华中科技大学于1958年创建工程物理系,是我国最早建立核专业的大学之一。1997年华中科技大学在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再次复建核专业,并于2010年获国家批准,进行专业本科核研究生培养,研究重点在核能工程与应用方向。


58.jpg                                                                       

武汉大学经历多年分校合校和专业调整组合后于2000年建立动力与机械学院,2008年正式设立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重点在核能电力工程方向。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也有核技术方向的人才培养。

59.jpg                                                                     

在电力大发展形势下经教育部批准,三峡大学于2012年3月建立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现依托于机械与动力学院。目前专业方向包括核反应堆工程及辐射防护,在原有物理和动力教学基础上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办出了自己的专业特色。


60.jpg                                                                   

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是在中法政府直接推动下,由中山大学与法国以格勒诺布尔国立综合理工学院为首的五所法国工程师学校合作组建的极具特色的核学院。学院引入法国工程师培养精英教育模式,分两阶段(4+2)模式按照法方计划由双方教师使用英法语言完成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六学年本硕课程教学。学院2010年开始招生,从目前培养的本专业硕士工程师质量考察,这种中法融合精英核能工程师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十分成功,很值得研究借鉴。


61.jpg                                                                      

郑州大学位于中原河南郑州,1995年成立的物理工程学院设立了核物理、核技术及应用二级学科,开展有辐射探测、数据采集、考古分析、核农学等研究,是核技术应用一级硕士点。

 62.jpg                                                                      

香港城市大学尽管创立不足40年历史,但已跻身于世界大学50名之内,校长郭位院士毕业于台湾清华核子工程系。在香港城市大学物理系包括了多项相关核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在本学科中颇具特色。


63.jpg                                                                        

台湾清华大学工程与系统科学系前身是复建的新竹清华最早的核子工程系,1995年更名核子工程与工程物理学系。1964年在梅贻琦建立的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基础上复建了新竹清华大学,因此本学科是台湾清华大学最重要的学科,在机、电、材及工程物理等多元化教学研究中培养了大批人才。


64.jpg                                                                        

1955年,梅贻琦在新竹筹备“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1959年建成加速器,1961年4月所建核反应堆达到临界,任原子能委员会主任,因此核专业也是新竹清华大学的王牌专业,台湾的电力界许多大佬出身于此,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远哲就曾在此学习。


65.jpg                                                                        

台湾同步辐射光源台湾光子源位于台湾新竹清华隔壁,于2014年底建成,設計將有四十八個出光口,加速器储存电流达到 520 mA,号称世界最亮光源,不仅应用于可以应用在物理、化学、材料、化工、机械、生医等领域,同时也为人才培养创造了条件。


66.jpg                                                                       

台湾核能研究所建于1966年,位于台北桃园县,研究核能工程、核能安全、辐射防护与环境监测、放射性废物处置、核能民用技术。台湾核能所不仅是研究单位,也是研究生培养单位,硕士、博士研究生占三分之二。


67.jpg                                                                     

68.jpg                                                                       

中核四零四总公司原称国营404厂,位于甘肃河西走廊西部,占地面积1225平方公里(现生活区迁入嘉峪关南市区),是1958年经中央专委批准建设的我国最早、最大的特大型核工业生产科研联合企业,为我国“两弹一艇”的研制、为国防和核电事业的发展、为振国威军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新世纪以来他们开始了新的企业振兴之路,主要经营核设施退役、放射性废物治理、乏燃料后处理、核燃料的加工等,已成为满足国防建设需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高科技核基地。


69.jpg                                                                       

位于甘肃兰州的中核504厂始建于1958年,是我国第一座武器级浓缩铀生产工厂,为我国“两弹一艇”和第一座核电站(秦山)建设建立了卓越功勋,同时还孵化出我国系列核材料基地,被称为“中国浓缩铀工业的摇篮”(网络照片)。


70.jpg                                                                       

四川红华实业有限公司位于四川峨眉山和乐山,其前身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中核814厂,在偏僻的大渡河峡谷艰苦奋斗,从事最关键的同位素分离核材料生产,为我国国防建立了卓越功勋,如今红华公司已建成多种经营的国营特大型骨干企业。


71.jpg                                                                        

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原812厂)始建于1965年,位于四川宜宾马鸣溪,专门从事核材料部件的生产研究,为我国国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改革开放40年不断发展,已发展为我国核电燃料元件为主导的大型企业,现在是我国唯一压水堆核电燃料组件生产基地。


72.jpg                                                                        

包头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建于1958年的中核202厂,曾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核材料部件,现在可以为我国第三代AP1000压水堆和第四代高温气冷堆提供核电燃料元件,是我国核电燃料元件生产种类齐全、技术先进的工业基地。


73.jpg                                                                       

秦山核电站地处浙江海盐,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第一座核电站,从1985年开始经历三期建设,至2003年共9台机组投产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656万千瓦,年发电量约500亿千瓦时,是目前国内核电机组数量最多、堆型最丰富、装机最大的核电基地。


74.jpg                                                                      

大亚湾核电站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大鹏半岛,由广东和香港合资建设,1994年投入商业运行,拥有两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机组。后又在电站之侧建设了岭澳核电站,共同组成大亚湾核电基地。大亚湾核电站是大陆首座使用国外(法国、英国等)先进技术和外资建设的核电站,是中国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到2018年底累计上网电量达7098亿度,其中对港供电累计达2488亿度。


75.jpg                                                                       

海南昌江核电站位于海南省昌江县海尾镇,2010年4月25日正式开工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共同出资建设。采用成熟的国产二代改进型核电技术,具有可靠的技术安全性,单机容量为65万千瓦。


76.jpg                                                                        

位于台湾新北市石门区的台湾第一核电厂(金山核能发电厂)为沸水堆,装机容量127.2千瓦,依法完成1978年以来为期40年的发电任务(累积发电量约1625亿度),即将进入25年退役期,计划2044年完成退役任务。


77.jpg                                                                      

位于台湾屏东县恒春镇的台湾第三核电厂(马鞍山核能发电厂)为压水堆,装机容量190.2千瓦,目前在运营中。


78.jpg                                                                      

同方威视是基于核技术的全球安检产品与方案的知名供应商,产品遍及全球160多个国家与地区。同方威视成立于1997年,源于清华大学工物系,并建立有联合研究所,同时也是清华各类学生实习实践与研究生培养的基地。建于常州金坛的同方威视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是同方威视生产基地之一。


79.jpg                                                                         

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质子重离子中心位于浦东国际医学园区内,自2003年筹备,2015年建成开业,是我国从事医学物理和放射治疗研究实践的基地,同时也从事医学物理人才培养和实践。


80.jpg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及其相关技术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特提出做为核技术应用企业的一个范例。联影筹建于2010年10月,总部位于上海嘉定,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产品线覆盖全线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并同时建有高端医疗设备研发中心,拥有全球领先的核心技术、雄厚资本实力及顶尖人才优势的集团。


81.jpg                                                                      

本文列出了新世纪我到过的核专业教育单位,概括了当前发展的全貌。如果回顾上世纪的记忆,对我而言北京和西安核仪器厂是不能不提的。两厂起源于1957年核工业起步的北京综合仪器厂,60年代中期改名国营261厂并在三线建设中分出一个迁到西安的262厂(80年代又更名北京、西安核仪器厂),与上海的263厂是当时仅有的三家大型核仪器厂,研制生产全套核探测测量实验设备。我从参加工作起就与两厂结缘,开门办学、实习实践。科研合作,也为他们培养学生,关系十分密切。9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和技术发展,这两个厂也慢慢湮灭在全国大批核技术厂商中,但在我国核工业起步阶段他们的卓越贡献我们不应忘记。


从十九世纪末发现放射性,核科学一直伴随着经典物理向原子物理、核物理、粒子物理而不断深入,同时产生的量子论、相对论等成为近代科学发展的理论基石,也成为二十世纪向科学进军的标志。核能的发现促进了能源的革命,同时产生了广泛应用的核技术,在经济、军事、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核科学的发展依靠的是人才,我国的核专业和核学科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核教育的主要单位,也是一种对核专业和核学科的宣传,其中如有不确之处敬请谅解并给予补充修正。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