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元勋”彭桓武:功勋卓著却将成就归功于集体
“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学成回国是每一个海外学子应该做的,学成不回国才应该问个为什么!”
当被问及为何会选择学成归国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理论物理和原子能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中国核工业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的回答掷地有声。
彭桓武肖像(来源:中国科学报)
彭桓武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随后进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学习,1938年考取中英庚款留学生,师从德国著名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玻恩教授。1940年、1945年,彭桓武相继获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和科学博士学位。
留学期间,彭桓武与海特勒和哈密顿合作,提出了著名的“HHP理论”(H、H、P是三人姓氏的首字母)。该理论的提出,发展了量子跃迁几率的理论,用能谱强度首次解释了宇宙线的能量分布和空间分布,在当时的物理学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1947年年底,满怀报国之志的彭桓武,几经周折回到了祖国。新中国成立后,他将研究方向逐步转到原子能及核武器的研究,并把主要精力放在青年干部培养、相关理论研究和学术组织工作上。
1961年4月初,彭桓武奉命被调到当时的二机部北京第九研究所(1964年改为二机部第九研究设计院)负责核武器的理论攻关工作。
此时,中国的原子弹研制一度陷入困境。中国科学家耗费一年多的时间,进行了9次繁琐的计算,仍得不到与苏联专家一致的数据。理论计算表明,炸药爆炸后在内爆过程中产生的压力总是小于在原子弹设计初期苏联专家留下的教学模型框图。
这时,彭桓武请他的学生——刚从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回国的周光召复查之前的计算数据。周光召仔细检查9次计算结果后认为,计算没有问题,便开始着手推翻苏联数据的可靠性。他从炸药能量利用率着手,求出炸药所做出的最大功,从理论上证明用特征线法所做计算结果的正确性,使得中国原子弹研制继续向前推进。
彭桓武与周光召(来源:中国科学报)
1964年10月16日,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完成后,彭桓武迅速组织力量转向氢弹原理的探索。
彭桓武设计了三套氢弹研制方案,分别由周光召、黄祖洽和于敏负责。最后,于敏带领的研究小组率先实现了其中的一个氢弹设计原理。在明确氢弹设计原理之后,理论部科研人员很快地融合在一起,完善氢弹理论模型并进行细致的物理设计。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投试验成功。
在中国的原子弹、氢弹相继研发成功后,各种荣誉接踵而来。对于个人贡献,彭桓武一直保持谦虚、低调。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他难掩激动情绪,在罗布泊写下了“不是工农兵协力,焉能数理化成功”的诗句。后来,他总结提出了“搞大科学工程一定要依靠集体智慧”的观点。“我做的事比他们都少得多,‘两弹一星’主要组织人是钱三强,实际受苦受难比较多的是王淦昌,我只能拿笔杆子在纸上,独立地去看他们的工作做得对不对。”
多年以后,彭桓武和十名科学家获得了原子弹、氢弹研究中的数学物理问题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按照国家规定,这项奖章应该授予名单中排名第一的获奖者。
当九所的同事们把这个奖章送到彭桓武家里的时候,他坚决拒绝,并提议由九所保存,献给为核武事业贡献过力量的每一个人。他提笔写下14个字:“集体、集体、集集体;日新、日新、日日新。”
这是彭桓武内心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至今,这十四个字一直指引着中国航天界,甚至科学界的科学家们前进。
2008年,依据彭桓武遗愿,中科院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捐赠给军事博物馆(来源:中国科学报)
彭桓武
(1915.10—2007.2)
物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为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爱国之情和创新之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策划开展了“我和我的祖国——中国科学家精神主题展”全国巡展,4月15日-28日,中国科学家精神主题展(广东站)正在汕头科技馆举办,欢迎社会各界参观。
文: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
参考文献:
[1]王霞.自然之子:著名核物理学家彭桓武[M].解放军出版社,2000-06.
[2]庄辞 刘金岩.彭桓武:物理天工总是鲜[N].光明日报,2020-02-03(11).
[3]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百年彭桓武:“默默无闻”的大师[N].中国科学报, 2015-10-8(04).
[4]吴明静. 采数学之美为吾美:周毓麟传[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