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5日 星期三

欢迎登陆中国核学会官方网站

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核医疗产业发展”专题论坛在京隆重举行
发布日期:2025-07-25    发布:未知
图片

论坛报导

新闻内容

        7月15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核学会承办的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核医疗产业发展"专题论坛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隆重举行。


      本次论坛以"推动核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为主题,汇聚来自国家核安全局、生态环境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产业界的1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中国工程院院士赵宪庚、中国科学院院士柴之芳、中国工程院院士于金明等专家出席论坛。

图片

      论坛分别由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姜宏民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刘鉴峰副所长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李亚明主任主持。

图片
图片
图片

     

       核医疗产业作为核技术民用化的重要应用领域,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论坛围绕核医学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最新进展、核医疗产业全链条发展体系建设、京津冀及雄安新区区域协同发展等重点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图片

       

        中国核学会理事长王寿君作《核医疗产业发展》专题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赵宪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柴之芳,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作主旨报告。来自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单位的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核医学诊疗技术、放射性药物创新发展、靶向治疗等前沿热点作特邀报告。


图片
图片

     赵宪庚院士作主旨报告,报告题目:《中国工程院与核医疗产业发展》


图片
图片

     柴之芳院士作主旨报告,报告题目:《谈谈放药新质生产力》


图片
图片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李思进主任作特邀报告,报告题目:《核医学正在重塑重大疾病诊疗模式》




图片
图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霍力主任作特邀报告,报告题目:《临床核医学的优势》


图片
图片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核医学科杨志主任作特邀报告,报告题目:《靶向HER2放射性药物研进展及北肿实践》


图片
图片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陈跃主任作特邀报告报告题目:《核医学诊疗一体化临床转化进展》


图片
图片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杨宇川副所长作特邀报告,报告题目:《治疗类医用核素发展难题及自主化实践》


图片
图片

于金明 院士主旨录播报告,报告题目:《放射肿瘤学新进展》


图片
图片
 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杜进主任作特邀报告,报告题目:《放射性药物创新发展机遇与实践》


图片
图片

北京大学医学同位素研究中心王凡主任作特邀报告,报告题目:《“药械合一”助力中国核医学创新发展》


图片
图片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分子影像中心程震主任作特邀报告,报告题目:《分子演进与放药发现》


图片
图片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放射医学所书记兼副所长李建国作特邀录播报告,报告题目:《 靶向阿尔法核素药物的进展与挑战 》


图片

                                          图片

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五娟教授作特邀报告,报告题目:《面向核应急的放射性核素促排药物研究》



       本次论坛特设学术研讨环节,由国家医用同位素产业联盟郑刚阳副秘书长主持。与会专家围绕核医疗产业发展、专家库建立、人才培养规划及核医疗产业全链条发展体系建设、京津冀及雄安新区区域内核医疗产业发展合作等议题与现场参会人员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

图片


        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核医疗产业发展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产业界人士搭建了一个高水平、开放共享的交流合作平台,不仅促进了前沿技术的交流与转化,也深化了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这对于推动我国核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现场采访


特邀嘉宾畅谈:

参会感受

图片


王寿君理事长谈

我国核医疗发展现状

图片


李思进主任等专家们谈:

为什么国家在大力发展核医疗

图片


霍力主任谈

核药的发展前景

图片


杨志主任谈

诊疗一体化是核医学

不变的主旋律

图片





图片


萃炼时光

新闻内容

     7月15日晚,在论坛期间,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科技会堂与中国核学会联合承办的“萃炼时光”--核医疗产业发展专题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植萃空间成功举办。本次会议聚焦核医学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来自国家生态环境部、核医疗领域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等近30人出席。会议由北京高能大恒加速器技术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李培松 主持。


图片

    会议伊始,中国科技会堂副总经理邓帆介绍了活动背景。当前,随着《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的深入推进,“一县一科”目标逐步落地,核医学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辐射安全、环保监管、人才短缺等现实挑战。

图片


      会上,专家围绕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专家指出,放射性“三废”处理需实现“可控、可防、可查”,但基层医院建筑老旧,约20%科室难以满足HJ1188-2021独立通风标准。政策执行中仍存在标准冲突、监管数据孤岛等问题,亟需系统化、数智化解决方案。

图片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AI智能体与物联网技术是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通过全链路数据采集与融合,构建“核医学全栈原生态”系统,有望实现技术、场景与监管的深度融合。

图片


      专家提出多项创新举措,包括动态辐射数智化管理、核药“一药一码”上链追溯、三维辐射场建模等,旨在实现核药全流程闭环监管。建议以北京协和医院为试点,推动AI核医废管理技术标准制定,探索环保、卫健、药监、公安等部门联动监管机制,实现“一屏统管”。

图片


       会议强调,“技术穿透监管难点、数据驱动产业协同”的发展模式,有助于推动省、市、区县核医学高质量发展,降低辐射风险。建议优先推广北京协和医院与环保部门的数智化示范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路径。

图片


       本次研讨会汇聚行业智慧,为核医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向。未来,随着政策、技术与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核医学将在提升诊疗水平、守护人民健康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图片


技术参观

与交流

        7月16日,在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核医疗产业发展学术论坛”期间,由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于俊清带队,来自中国核学会、生态环境部、核医学领域专家学者及科技企业代表组成参观团,赴北京协和医院转化医学大楼参观智慧核医学系统建设与应用情况。

图片

此次活动作为论坛的重要延伸,聚焦核医学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探讨构建“智慧核医学2.0”多中心协同平台,助力我国核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


       参观团实地参观了北京协和医院智慧核医学1.0系统。该系统通过“一人一码”“一药一码”实现诊疗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涵盖预约、诊疗、随访及放射性药物全流程闭环监管。智能硬件方面,送药机器人、辐射剂量实时监测与环境控制系统联动,显著提升安全性和运营效率;科室管理数据整合后,决策响应速度提升超80%。系统已实现“流程标准化、监测系统化、运营可视化、管理规范化”,为跨机构协同奠定基础。


       专家们围绕智慧核医学2.0展开讨论,提出构建多中心智慧物联平台,实现远程诊疗、临床协作与质控管理,推动区域资源共享。针对基层人才短缺、设备利用率低等问题,建议建设智慧教培平台,集成AI辅助诊断与协和临床病例库,并推广适配县域医院的轻量化终端。


       本次活动汇聚政府、科研、临床与企业等30余位专家代表,涵盖政策、技术、应用与产业转化多个维度。专家表示,协和医院智慧核医学系统通过“全栈原生技术+医工协同机制”,验证了核医学科数字化转型的可行性,为全国推广提供了可复制、可扩展的样板。


     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核医疗产业发展”论坛的实践内涵,也标志着我国核医疗产业正加速迈向技术创新与协同发展新阶段。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